因为“高原神鸟”黑颈鹤的到来,每年10月中旬成了拉萨林周县卡东村村民丹增最盼望的日子。次年3月鸟群北飞,他又会失落好几天。“家人一样的感情!”老人喃喃地说。
林周,“拉萨后花园”,远近闻名的黑颈鹤越冬地。2003年,这里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建起百姓巡护队。丹增是保护区的巡护员,整个冬天都要出野外,每天骑摩托巡逻观察、投食、救助。不到3年,就骑坏了一辆摩托。但他不觉得累,而是打心眼里欢喜。“我当黑颈鹤看护员已有十年,近年来黑颈鹤数量越来越多,虎头山水库目前有1700多只黑颈鹤,每年冬季来临后我每天都会过来巡护,总共发现并救出过四次黑颈鹤,最终他们也回归大自然。”丹增介绍说。
黑颈鹤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繁殖在高原的鹤类,素有“高原仙子”、“鸟类大熊猫”的美誉,群众习惯称它们为“幸福鸟”、“吉祥鸟”。林周县地处雅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让这里成为黑颈鹤越冬的天选之地。
“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3月,是观赏黑颈鹤的最佳时节,今年黑颈鹤也是如约而至,黑颈鹤大多分布在林周县卡孜乡、松盘乡、强嘎乡、春堆乡、甘旦曲果镇、江热夏乡、边交林乡,我们在黑颈鹤经常活动的区域建立了10个投食点,采取不定期喂食、巡护员监管的方式,为黑颈鹤营造了一个食物充足、活动安全的栖息环境,使得保护区内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多,去年来林周的黑颈鹤约2200余只。”县林草局局长贡秋卓玛说。
远远观看,成群的黑颈鹤正在农田觅食,他们拥有修长的脖颈、长腿,体态优雅,或翩翩起舞,或悠闲踱步,好不自在。
贡秋卓玛介绍,林周气候温和,芳草鲜美,是众多候鸟越冬的天堂。林周县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对受伤野生动物的救护,生物多样性在林周大地生动体现。
责任编辑: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