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本网站,今天是:
  • 林周概况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林周县辖境称之为彭域,藏语意为“自然形成的沃土”。林周,曾译为“彭”、“吞珠”、“吞竹”、“冷竹”、“林祖”、“冷竹宗”、“伦珠布宗”等。

      距今3~4千年前,当地藏族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6世纪前,藏民族部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兴衰,势力强大的部落吞并了一些弱小的部落,在藏区上、中、下三大地区形成了各自为政,互不相属的诸多部落,史称12邦和40小邦。今林周县境内有“额布查松”邦和耶热宇西、龙若若亚松两个小邦。“额布查松”是“12邦”之一,其中心为今江热夏乡斯木巴村一带(有城堡遗址)。三个邦的辖境包括今林周县、达孜县部分地区及城关区蔡公堂乡。

      5~6世纪之交,额布查松邦王森布杰独断专横,邦内矛盾重重,众叛亲离。在叛离大臣娘、韦、农次绷等氏族的内应下雅砻地区悉补野王囊日伦赞率领军队打败森布杰,森布杰的统治被颠覆其属地和吉曲河上游地区归其管辖,原森布杰辖地被改名为彭域,并沿称至今。

      7世纪初,悉补野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统一的吐蕃政权后,将吐蕃全境划分茹、东迪、域参等地方机构。今林周县境内为卫茹辖地,卫茹设有10个东迪和18个域参,其中彭域境内设有4个东迪(千户所)和3个域参(村级行政机构)。4个东迪是秋仓东迪,治所在今阿郎乡境内,辖区约为今林周县东南部地区;昌仓东迪,治所地址不详,辖区约在今林周县境内;尚日东迪,治所设在今林周县江热夏乡,其辖区在今林周县江热夏乡一带,古松夏却东迪,即“王家东部禁卫军千户所”,治所设在今林周县治附近。域参有3个:隆雪域参,治所在今林周县阿郎乡境内,派驻有一名地方长官,长官驻地在就在林周县阿朗乡境内;萨凯域参,治所不详,派驻一名地方长官治理,长官驻地在林周县境,恩朗域参,治所在今阿郎乡境内,派驻一名长官治理。

      9世纪后叶,以萨凯(故址在萨塘,古称“彭域萨莫岗”,今译作“撤当”,属今林周县卡孜乡改布村)为中心形成林周县南部地区最大的地方割据势力,由卓、玛两氏族统治。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藏历第一绕迥火鸡年)和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藏历第三绕迥鉄鼠年),在今林周县境内先后建立热振寺、达龙寺,这2寺逐渐成为彭域北部地区很有影响的政教合一力量,尤其是达龙寺成为统治一方的地方政教势力。元朝后林周县北部大部分地区归达隆寺管辖,其余地区基本上由“直贡万户”统治。

      14世纪中叶,帕木竹巴政权时期,伦珠宗(今译林周,宗治所在今县城附近),为当时新建的西藏13个大宗之一。此后较长时期今林周县南部由达龙寺控制的伦珠宗管理,而北部地区则由达龙寺控制的旁多宗管理。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藏历第十一绕迥水马年),第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旁多宗、伦珠宗的地方行政权力收归于西藏地方政府。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土羊年),西藏地方政府在彭域设立伦珠、萨拉、卡孜、朗塘、旁多、达孜6个宗,管理彭域全境,直至20世纪50年代。其中,伦珠宗管辖范围最大。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所明确的“对西藏现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变革”的规定,保持西藏地方在林周境内原有的宗及谿卡的政治体制。

      1954年,西藏地方政府设立“卫区”,今林周县境内设有撒拉谿、朗塘谿、卡孜谿、林周宗。

      1956年8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设立拉萨基巧办事处,林周县境内的林周宗、旁多谿、撒拉谿、朗塘谿、卡孜谿,均由拉萨基巧办事处管辖。

      1958年,噶厦政府在今林周境内设基巧(总管)一职,派一名5品俗官出任基巧,今林周县辖境分属于伦珠、萨拉、卡孜、朗塘、旁多、达孜6个宗谿。

      1959年10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撤销拉萨基巧办事处,设立拉萨市,林周宗、旁多谿、撒拉谿、朗塘谿、卡孜谿划归拉萨市管辖。

    •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位于拉萨市东北,距离市区65公里。全县辖9乡1镇,45个行政村,15552户64453人;国土面积4460平方公里(0.446万平分公里),耕地23万亩,天然草场505万亩,人工草场8万亩,水域5.4万亩,是拉萨市6县2区中的第一产粮大县、第二牧业大县。全县南北狭长,跨度达180公里。念青唐古拉山支脉—恰拉山横贯全境,将林周县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属拉萨河上游及其源流区域,素有“三河一流”的美称(即热振河、达龙河、乌鲁龙河、拉萨河流域),平均海拔4200米,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2.9摄氏度,以牧业生产为主。南部地区属拉萨河支流澎波河流域,平均海拔3860米,谷地开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5.8摄氏度,主产小麦、青稞、油菜、土豆等,是拉萨市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林周县风光秀美、山川壮丽、人杰地灵,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是拉萨的“后花园”。全县分布有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雅江中游黑颈鹤国家保护区),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热振国家森林公园),两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白唇鹿保护区。全县有寺庙38座,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热振寺,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周围有风景秀丽的热振国家级森林公园。

    • 林周人口
      林周人口

      1960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林周宗、旁多谿、撒拉谿、朗塘谿、卡孜谿,合并设立林周县、旁多县,归拉萨市管辖。下辖唐古、德仲、朗塘、撒当、卡孜、阿朗6个区,25个乡,115个村民委员会。同年,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批准,在原朗塘所辖地建彭波农场,并将卡孜区合并到彭波农场,场部设在甘丹曲果,由西藏自治区农垦厅领导,达孜县代管。林周县辖唐古、德仲、撒当、阿朗4个区。

      1962年初,德仲区的聂尔库乡并入岗巴乡,唐古区的恩坝乡并入恰扎乡。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旁多县,将旁多县的行政区域并入林周县,并在原旁多县的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旁多区。林周县辖唐古、德仲、撒当、阿朗、旁多5个区、25个乡。

      1970年,林周县所辖乡改为人民公社。同年,撤销德仲区,撒当区,合并设立林周农场(由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管辖),场部先设在宗雪(今松盘乡),后迁至强嘎(今强嘎乡)。林周县辖3个区(旁多区、阿郎区、唐古区)、13个人民公社。

      1971年,林周县人民政府驻地由甘丹曲果迁至旁多。

      198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撤销林周农场,原由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管理的农场划归林周县管辖,并恢复设立德仲、撒当2个区。林周县辖唐古、旁多、阿朗、德仲、撒当5个区、25个乡。

      1984年10月,在全区的政社分开,建立乡政权工作中,林周县所辖人民公社复称为乡。

      1988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原由西藏自治区农垦厅管理的彭波农场划归林周县管辖,并设立彭波区,下辖甘丹曲果、江热夏、牛玛、加荣、朱加、朗当、卡孜、边觉林、色康、平措林10个乡。林周县辖唐古、旁多、德仲、撒当、阿朗、彭波6个区、35个乡。同年,林周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旁多迁至甘丹曲果。

      1988年12月,在全区的撤区幷乡中,保留旁多区,撤销德仲、撒当、阿朗、唐古、彭波5个区,将林周县原辖的35个乡合并设立为19个乡,168个村民委员会。

      1999年,在全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中,撤销旁多区,将林周县原辖的19个乡、94个村民委员会调整为1个镇、9个乡、49个村民委员会。

      2000年,全县下辖甘丹曲果镇、唐古乡、阿朗乡、旁多乡、春堆乡、强嘎乡、卡孜乡、松盘乡、江热夏乡、边觉林乡,共有1个镇、9个乡、49个村民委员会。

    • 财政金融
      财政金融

      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77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28.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9亿元,同比增长124.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同比增长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20%;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16元,同比增长13.3%;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5.4亿元,同比增长237.5%,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 交通规则
      交通规则

      我县现有国道一条,G561里程110.342KM;省道两条:S507里程44.33KM,S303里程74.665KM。目前林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095.951公里,农村公路按道路类型分为:县道、乡道、村道、专用道路,其中县道270.517公里,乡道136.934公里,村级公路479.788公里,专用道路208.712公里。全县10个乡镇、46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通畅,187个自然村全部实现通达,其中109个已实现通畅。全县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自然村通畅率58.3%。

    林周,藏语含义为天然形成的沃土,位于拉萨市东北,距离市区65公里。全县辖9乡1镇,45个行政村,15552户64453人;国土面积4460平方公里(0.446万平方公里),耕地23万亩,天然草场505万亩,人工草场8万亩,水域5.4万亩,是拉萨市6县2区中的第一产粮大县、第二牧业大县。全县南北狭长,跨度达180公里。念青唐古拉山支脉—恰拉山横贯全境,将林周县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属拉萨河上游及其源流区域,素有“三河一流”的美称(即热振河、达龙河、乌鲁龙河、拉萨河流域),平均海拔4200米,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2.9摄氏度,以牧业生产为主。南部地区属拉萨河支流澎波河流域,平均海拔3860米,谷地开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5.8摄氏度,主产小麦、青稞、油菜、土豆等,是拉萨市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林周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