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务由来
生态文明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的成果总和;它是人们在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 物;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 发展为着眼点,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环境共处共融等。自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理念不断丰富和升华,逐步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西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 高度。党的十九大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通过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相继印发《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更深层次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案例、平台,生态环境部于 2019 年修订发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等文件,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2021 年 7 月,习近平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70 周年大会上,中央代表团要求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和《关于着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对
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作出安排部署。2020 年 6 月,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西藏的决定》(藏党发〔2020〕11 号)和《关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西藏的实施意见》(藏政发〔2020〕9 号),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了《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制度体系》,为创建具有西藏特色的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林周县各乡镇坚持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的总体要求,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基础,决定编制《林周县9乡1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本次规划立足乡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效现状,围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这一核心,落实优化生态空间、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生活完善生态制度、弘扬生态文化等重点任务,提出努力把各乡镇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引领区,使之成为具有西藏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典型模式,引领拉萨市和西藏全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编制依据
规划编制依据包括国家、西藏自治区以及拉萨市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相关规划以及有关政策文件等,并与林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有关规划进行了充分的衔接。
三 . 框架内容
该《规划》总体有8大模块,其中涉及27个小的内容,其中第一大为总则;第二大为创建现状与问题;第三大为规划目标与指标;第四大为重点任务;第五大为重大项目与投资;第六大为规划效益分析;第七大为保障措施;第八大为规划附件。
四.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 4 月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2 月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 年 4 月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 年 8 月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 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 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 年 4 月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 8 月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 年 12 月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 年 4 月修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13 年 6 月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修订)》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 年 8 月修订)》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 年 10 月修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 年 12 月修订)》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 年 8 月修订)》
17.《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 年)》
18.《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03 年 7 月)》
19.《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2013 年 7 月)》
20.《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2021 年 2 月)》
4.1 技术标准
1.《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 192-2015)》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
6.《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8.《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7
10.《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
11.《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NY/T 398-2000)》
1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
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
15.《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16.《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 19379-2003)》
4.2文件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 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 号)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意见》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厅【2016】45 号)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2017 年 2 月 7 日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2017 年 12 月 17 日
7.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 (环发【2008】126 号)
8.生态环境部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环发【2013】121 号)
9.生态环境部关于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环办 【2014】110 号)
10.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修订版)(2021 年)
11.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修订版)(2021 年)
12.西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2014 年)
13.西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综合报告(2007 年)
14.美丽西藏建设规划纲要(2014-2030 年)(2013 年)
15.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 年)(2009 年)
16.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 年)(2011 年)
17.西藏自治区党委 政府《关于建设美丽西藏的意见》(藏党发〔2013〕3 号)
18.西藏自治区党委 政府《关于着力构筑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藏党发【2016】14 号)
19.《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区加快建设美丽西藏的决定》(藏党发〔2020〕11 号)
20.《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西藏的实施意见》(藏政发〔2020〕9 号)
21.《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的通知》藏政发[2021]13 号
22.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相配 套制度”的通知》藏环发[2021]71 号
23.《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建设指标》(2021 年)
24.《拉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年)(2017 年修订)》
25.《拉萨市“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26.《拉萨市“十三五”草业发展规划》
27.《拉萨市“十三五”时期农牧业发展规划》
28.《拉萨市“十三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9.《拉萨市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30.《拉萨市能源发展规划(2016-2025 年)》
31.《拉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 (拉政办发〔2014〕185 号)
32.《拉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拉萨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拉政办发〔2016〕113 号)
33.《拉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拉萨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拉政发〔2017〕55 号)
34.《拉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征求意见稿)》
35.拉萨市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
36.拉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6-2030 年)
37.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规划(2019-2022 年)
38.林周县“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2021 年)
五.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林周县10个乡镇及45个行政村。
六. 规划时限
根据《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建设规划编制指南》要求,规划期可
根据乡镇创建工作现状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指标之间的差距,确定创建周
期,划分创建阶段。考虑到各乡镇地域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各乡镇建设示范乡规划期限为 5 年(2021-2025 年),规划基准年为2020 年,共分两期实施:
规划近期(全面建设期):2021-2023 年;
规划远期(深化拓展期):2024-2025 年;
七.分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近期(2021-2023 年)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全面建设期,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基本形成,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确保环境质量良好和风险度明显降低,生态产业快速发展。以产业生态化为导向,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提升“三品”认证比重;强化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改善区域 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2)远期目标:远期(2024-2025 年)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深化拓展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生态工业发展实现能源高效利用,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形成以生态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加大甘曲镇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完善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继续推动农产品“三品”认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八.重点任务
根据《西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科学实施开发强度管控,提高各类要素聚集水平,提升城镇功能和品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合理划定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正确处理好与重大项目、民生项目的关系,适度先行布局建设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科学引导城镇开发布局。合理安排城镇开发边界内各类用地,建立健全开发边界外围预留城镇空间的开发利用机制,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保障生产建设用地规模按需求合理增长。但各乡镇也是较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区,如何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乡镇面临的重要挑战。
因此,各乡镇应根据该区功能定位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耕地保护,巩固植被恢复成果。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发展以高新农牧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加速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高山绿色产品基地。重视家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提倡排泄物的生态循环处理。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排污设施规划。大力发展农牧研发推广等生产服务性产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等商业业态,推广连锁经营向相关行业、多专业延伸。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和农牧民持续增收。
责任编辑:孟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