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本网站,今天是:
  •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文件资料

    林周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8 15:45
    来源:林周县司法局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2024年,林周县人民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市党委、政府以及县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坚持“依法治市”原则,按照“高标准推进严格执法、高水平推进公正司法、高效率推进全民守法”要求,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服务保障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一)聚焦以“学”铸魂,严格责任落实。一是强化法治学习。严格执行会前学法学规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掌握中央、自治区、拉萨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开展县政府党组会议“我的业务我来讲”15次,专题解读安全生产、卫生健康等领域法规政策15项;开展县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学规”19次,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法规19部。二是切实履行责任。严格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贯穿于县域治理各领域、全链条,多次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县政府及部门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政府及其班子成员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认真落实《林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听取和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4次,及时主动向县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事项28次。三是注重普法宣传。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利用国家宪法日、“八五”普法等时间节点,深入机关、乡镇、校园、寺庙,累计开展法治宣教活动700余场次,发放宣传品4万余份,覆盖群众7万余人次,利用“林周之窗”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优势,积极发布法治宣传信息300余条,阅读、点击播放量5万余次,形成人人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强嘎乡人民政府被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通报表扬单位。

    (二)聚焦以“干”践学,提升法治水平。一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制定《林周县诚信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将诚信理念贯穿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增强政府公信力。二是依法履行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开展政府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40件。持续强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累计发布重大事项责任清单等信息500余项,及时公开《林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2023-2030)》等4份重大决策事项。三是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共审查规范性文件40份。积极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办结率100%。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开展行政执法监督6次。续聘、新聘3家律师事务所,常年为各乡(镇)、县直单位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累计审查各类合同136件,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136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58次。四是不断提升行政效能。优化办事流程,缩减申请材料19份、压缩时限69.6%。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取消62项证明事项。11月底,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开设“高效办成一件事”窗口,办结事项25项。督办落实12345政府热线工单,办结工单共396件,群众满意度为98.6%。

    (三)聚焦以“民”为本,推进基层治理。一是提质矛盾纠纷化解。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机制,建成用好9个乡(镇)“一站式”矛调中心,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扎实推进社会稳定风险大化解战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029次,受理纠纷193件,成功调解189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8%,为当事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491.59万元。受理来信来访事项78件,已办结69件、正在办理9件,办结事项群众满意率98.51%。林周代表队在全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培训班模拟调解比赛中荣获第一名。二是深化法律惠民。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公证处等平台,持续用好乡镇便民诉讼服务点、“法官驿站”及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利用法官、援藏律师等专业优势,累计为群众代写法律文书519份,办理公证事项24件、法律援助案件214件,线上线下咨询3000余人次,接待来访群众5000余人次。三是发挥监督作用。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6件、政协委员提案46件,满意率达100%。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监督,强化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确保政府权力行而有规、监督有力。

    (四)聚焦以“人”为要,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持续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培训教育管理,严格持证上岗规定,组织14名行政执法人员参与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培训,培育村级“法律明白人”158人,开展“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培训各10次。二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基层法治阵地作用,持续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推出法治茶馆、交心甜茶馆等经验做法,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村规民约等相关内容,打通基层普法“最后一公里”。强嘎乡“三官两员”以“交心甜茶馆”为载体,以甜茶为媒介,推动实现法治服务“沉”下去,被自治区司法厅作为典型案例推介。

    二、存在的短板不足。一是执法规范化程度不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执行不严。有的行政执法单位执法设备配备不完善,执法全过程记录落实不到位。执法程序不规范,方法简单粗放,影响政府公信力。二是法治人才短缺。执法人员持证率不高,基层法治专门队伍力量不足,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参差不齐,执法能力水平有差距。三是创新开展宣传不到位。法治宣传形式较为传统,多以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制作宣传展板、悬挂横幅等普法形式,利用新媒体等方式开展普法还不多,法治宣传片制作宣传不到位,以案说法、现场说法宣传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县政府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治市”原则,聚焦“法治林周”建设,紧跟改革步伐,进一步构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格局,努力提高法治政府建设能力和水平,全力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加强依法决策,提升行政决策能力。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清理工作。切实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和备案审查,对违反规定的,应清尽清、应改尽改、应废尽废;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程序,确保实现重大行政决策有效管理;做好决策执行的评估,将决策后评估结果作为调整重大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格行政执法准入门槛,及时清理不合格行政执法人员,推进取得行政执法证件人员向社会公示制度执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在媒体、互联网等公共平台公开行政执法主体、职责权限、法律依据、执法流程等,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畅通行政复议诉讼渠道,切实提高执法透明度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创新普法宣传载体,建立完善多元化普法宣传机制,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加大以案释法力度,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完成法治宣传片拍摄,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时效性、鲜活性和易接受性。

    特此报告。

    责任编辑:赵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