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周县以提升农牧民群众住房品质为核心,认真落实自治区、市农村住房安全工作部署要求,立足民生福祉,创新实施土坯房改造工作。以“安全为本、品质为先、群众满意”为目标,将传统土坯房改造升级为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安全标准的宜居建筑,为农牧民群众筑起“安心房、暖心居”。
1.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林周县委、县政府将土坯房改造纳入年度民生实事重点项目,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制定《林周县农村住房安全日常巡查制度的通知》,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对发现的疑似危房,及时组织第三方专业安全鉴定,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危房改造,做到应改尽改。通过入户走访、村民大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改造政策50余次,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2.有序推进,抓实重点环节
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全县10个乡镇、46个行政村土坯房逐户进行排查鉴定,明确改造对象179户,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管理台账。根据房屋危险等级和群众需求,采取“拆除重建、修缮加固”两种模式分类改造,优先保障重点六类人群等困难群体。成立由县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乡、村等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小组,按照相关验收标准,分“村级自验、乡镇初验、县级终验”三步走,确保工程质量达标、资金使用合规。选取边交林乡1个试点乡先行改造,形成“规划—施工—验收”标准化流程,总结试点经验后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改造验收21户,累计拨付改造资金63.45万元,占总改造量的11.73%。
3.全力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危房改造工作,有效增进民生福祉,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整合县级专项资金762万元,确保改造工程“不断链”。同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全程监督,开展质量安全巡查30余次,提出整改问题8处,确保改造工程符合抗震设防标准。优化服务保障,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难题10项。
下一步,林周县将持续紧盯目标任务,加快施工进度,力争10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同步启动改造效果评估,总结典型经验,为全市农村住房安全提升提供“林周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