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本网站,今天是:
  • 当前位置: 首页 / 林周县要闻

    藏雄村:百日走村听民声 入户调研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5-10-23 11:46
    来源:林周之窗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10月的藏雄村,一个个项目正如秋实般落地,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两小改造”项目完成为村民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就餐、洗浴环境,提升了干部群众的生活品质;“美丽乡村宜居宜业”项目将解决各家各户给排水困难及各村组出行的道路泥泞问题,也将在村民家门口点亮了一盏盏路灯;“以工代赈”项目为藏雄村奠定了除了牧业还有望发展农业经济的基础;“增达大桥”项目将为增达组和增日组村民彻底解决了从村组到主干道交通困难问题;刚申请通过的“文化大舞台”项目,得到了派驻单位的大力支持,不久的将来将彻底解决文化活动开展局限的问题。

    这片位于唐古北部、平均海拔4200米的土地,曾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牧业收益不稳、村民文化水平有限、思想观念保守。“明明有文旅底子、有畜牧资源,却因没规划、缺整合,有力也使不出来。”村书记益西赤列坦言,过去村“两委”看着好资源闲置,急在心里却无从下手。

    藏雄村的破局,从一场实打实的“脚步丈量”开始。2025年6月,第十四批驻藏雄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召开藏雄村“百日入户”工作动员会,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清单,小结入户情况,实行“2+2+1”入户模式(即2个小组、2名工作队队员、1名村委会干部),开启了“地毯式”走访。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原则,围绕乡村旅游、牲畜养殖、矛盾纠纷等,在80天内走遍了全村309户人家,收集大大小小问题近20个,对本村农产品、闲置资产、文旅资源等逐一梳理。厚厚的登记表、日记本逐渐成为工作队最清晰的“明细账”。

    把“问题清单”变成“行动指南”。针对这些问题,工作队和村“两委”逐项制定方案,盯着进度推进,前后8次深入增日组化解一起涉及50户402人、金额达150万元的草场补偿金纠纷,并签订《草场补偿协议》;3次赴拉萨与西藏永利公司高管进行面谈协调,追回矿产欠薪80万元;藏底一组39户村民集中反映用水困难问题,迅速反应、主动担当,在林周县驻村办和林周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应急改造,群众饮水问题得到及时解决。20个问题已高效解决19个。

    把“产业清单”变成“发展蓝图”。工作队协助村“两委”抢抓林周县“3+3”牧业改革试点机遇,创新推行“合作社+农户”联营机制。依托“藏多容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养殖场负责人反复商讨,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升级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养殖效率和抗风险能力。深度参与、精心推广“热振”区域品牌,成功获得“热振”有机畜产品认证并加入“拉萨市酸奶协会”。积极组织“热振”牌特色产品参加农产品推介展销会、拉萨非遗周产品展销会等,显著增加了销售渠道和收入、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经初步测算,品牌效应带动每斤牦牛肉附加值提升约3%,直接带动了8户家庭实现稳定就业,并在今年8月增加了3个就业岗位。酥油、酸奶等6大类“热振”系列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使“热振”品牌日益成为藏雄村闪亮的名片,为强村富民注入了强劲动能。

    如今的藏雄村,不仅硬件变好了,村民的精气神也提升了。更让人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村了。22岁的村民达塞以前在外地打工,今年看到村里项目多、产业发展好,主动申请回来当挖掘机师傅,现在每月收入达到7000元。他说:“以前觉得村里没机会,现在才知道,只要肯学肯干,在家门口也能有奔头。”

    从“百日走村入户大调研”摸清家底,到统筹要素释放乡村“聚宝盆”潜力,“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的指引让藏雄村的致富路愈发清晰。

    责任编辑:次旦朗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