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本网站,今天是:
  • 当前位置: 首页 / 林周县要闻

    拉萨林周打造生态文旅发展的鲜活样本

    发布时间:2025-07-03 11:11
    来源:拉萨发布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热振藏布是拉萨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滋养着林周澎波河谷的沃土,孕育了唐古村独特的生态人文景观。历经60年时光,唐古村从闭塞的高原村落蜕变为西藏生态文旅发展的鲜活样本。

    海拔4200米的唐古村曾因群山阻隔,交通闭塞发展受限。党的十八大以来,唐古村以生态保护为根基,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先后斩获“中国最美村镇”人文环境奖、“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等殊荣,成为镶嵌在拉萨河上游的璀璨明珠。

    护林员 堂郭:2012年,我正式成为热振森林公园的一名专职护林员。每天都要巡山两次,单程就要徒步两小时。遇上风雪天气,巡护频次还要增加。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这条巡护路线早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拉萨市林周县北部唐古乡境内。这里千年古柏苍翠挺拔,为白唇鹿、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深深融入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

    护林员 堂郭:早些年总有人盗采、砍树、破坏生态环境,现在大伙都懂了,守好林子才能过好日子。这些年,森林里长出了不少小树苗,野生动物也更多了。村里56个护林员,最高月薪能到9000元。生态好了,子孙的饭碗才端得稳。

    交通曾是唐古村发展的最大桎梏。村委会书记罗松听老人说,过去骑马去拉萨需跋涉数日,而今,一条蜿蜒的柏油公路将行程缩短至3小时。路通百业兴,村庄的命运就此改写。

    唐古村村委会书记罗松:从前这是条“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2024年县里实施乡村道路建设工程后,它成了唐古村甚至唐古乡的“商业街”,老乡们常来喝甜茶聚会,旅游旺季民宿更是一房难求。

    路网延伸之处,文旅产业蓬勃生长。当雄汉子赤列白桑嗅到商机,依托热振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优势,在唐古村开办了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旅馆。从门庭冷落到宾客盈门,他既是生态红利的受益者,更是乡村振兴的见证者。

    旅馆老板赤列白桑:以前交通不便,也没几个客人。现在路好了,加上各种渠道的宣传推广,游客翻着倍涨。接下来我打算将旅馆打造得更好一些,努力赚钱,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去年,热振国家森林公园迎来游客1万余人,旅游业净收入200余万元,带动60余名农牧民就近就便就业。从“靠山吃山”到“护林致富”,唐古村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唐古村村委会书记罗松:我们还规划建设了热振旅游体验中心、热振曲卓文化体验中心,村内还有平措康桑酒店。未来,热振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设施将更加完善,我们也将继续努力,积极促进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从热振藏布畔的坚守,到公路串联起的发展机遇,唐古村以生态为笔,勾勒出一幅富美画卷。其蜕变是高原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和谐共奏的乐章。

    责任编辑:赵松

    preview_Resource.action?id=ec733ba27785418cbf080ebe7125a55e&type=png&jcrVer=1.0.pn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