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林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林周县要闻

回望青春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虎头山水库:团结作舟信念为帆 终让高峡出平湖

发布时间:2021-10-12 15:44
来源:拉萨日报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虎头山水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中型水库。在当年自然条件恶劣、物资供应短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众多知识青年和支边青年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信念,依靠人力修建出虎头山水库。

1965年进藏的北京支边青年张志平,先后在彭波农场和林周农场工作。回忆起当年修建虎头山水库的情景,张志平说:“每一个人都是苦干、玩儿命干。”

“我到虎头山水库的时候,水库正在开凿虎岩洞引水渠,这个水渠有六步宽、三个人高,是在整块青石板上打出来的。”张志平说,“施工的人都是当地群众和支边青年,大家都没有施工经验,有很多人在施工中受伤。打钢钎就用手扶,有个人不小心被大锤打在了胳膊上,包着布第二天又继续干。所以我才说大家都是苦干、玩儿命干。”

刚开始修建时,施工现场只有几台拖拉机,所有工程只能依靠人工操作,在没有施工经验的情况下只能不断摸索,用团结的力量、用血汗付出取得胜利。

“全是人工开凿!当打通脸盆那么大一个洞的时候,所有人都高兴地从洞里爬过来搂抱在一起庆祝、整夜的狂欢,当时的情景真的特别感人。”张志平说。

同样是1965年进藏的北京支边青年胡春华,当时主要负责农场财务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之余,胡春华和同事们也会一起参与虎头山水库的施工。有一次,下大雨、冰雹,滚滚洪水倾泻而下,为了保护还未修筑完成的水库,很多人都跳进水里,用身体抵御着洪水。

“那洪水都是黄色的,翻滚着就冲下来了。因为是从雪山上下来的水,洪水寒冷刺骨。大坝才修了半截儿,如果不把大坝护好,那就要被冲塌。大家没有多想就跳进了水里,手牵着手,在水里待了4个多小时。不管是汉族还是藏族,都一心想要保护好大坝。其实我心里也害怕,可是当时什么也顾不得了。”胡春华说。

林周农场成都知青张进是一名“藏二代”,1975年中学毕业后来到林周农场当知青。在林周农场初期,张进担任了知青连男生排副排长,那时大家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参与虎头山水库的建设。

“因为水渠是沿着山修建的,大家都是用洋锹、十字镐等工具,而山上有很多坚硬的岩石和巨大的石块,根本挖不动,只能用炸药炸,渐渐地我们就学会了炸药爆破的技术。”张进说。

虎头山水库是当时全区的第一大水库,修建时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物资供应严重短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在建设期间,林周农场还专门成立了“铁姑娘班”,由女知青自愿报名,再经过选拔后组成,主要工作是跟男知青一样在水渠建设时打炮眼儿、放炸药、点炸药。在练习打炮眼儿的工作中,经常有女知青被砸到手,但是她们都没有放弃。

林周农场成都知青武蓉回忆说:“点炸药的时候确实是很害怕的,别看我们这些女生平时好像挺勇敢的,但真的看到引线一燃火,心里就慌、就想跑,但又害怕得腿软跑不动。有时候我还没跑到指定的安全区域,石头就已经炸飞出来了。”

在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里,大家以团结为舟、以信念为帆,为虎头山水库的成功修建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回望过去,彭波农场北京知青薛立志感叹:“建设永不停歇。希望如今正在为西藏的繁荣发展而付出的人们,能够传承精神,接力奋斗。”

“我们在那个地方流下汗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真心希望通过精神的传承、国家的支持和大家的齐心协力,能够把林周建设得更加美好。”薛立志说。

责任编辑:李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