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林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林周县要闻

回望青春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阳萍砚: 40年前的罐头瓶见证四代人的藏汉情

发布时间:2021-10-12 15:46
来源:拉萨日报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一批又一批的支边青年和知青来到西藏。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与藏族群众一同工作、劳动、生活,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阳萍砚就是其中一位。
北京知青阳萍砚,今年63岁。1977年,她来到林周农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也与藏族群众阿旺格桑一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共同建设着当初那片贫瘠的土地,也让民族团结的赞歌悠悠唱起。
每天早上吃一碗香喷喷的糌粑,是阳萍砚多年来的习惯。当青稞的香气在唇齿间蔓延,在西藏当知青的那些时光,便如同清晨的阳光点亮了她的记忆。阳萍砚出生于1958年,19岁时她积极响应号召,来到林周县,开启了她7年的知青时光。
“1977年我分配到阿旺格桑家,那时他们家就是土坯房。过去的房子,下面那层是羊圈、牛圈,上面那层住人。但那时候阿旺格桑家条件不好,唯一的一间房是仓库,是他们搁粮食、储存家里最值钱东西的地方。但是我们去了之后,他们就把那间房子腾出来让我们住。”阳萍砚回忆说。虽然语言不通、民族不同、生活困顿,但阿旺格桑一家仍然用他们能给出的最好方式照顾着两个十几岁的女孩。
为了让阳萍砚她们能够住得安稳,阿旺格桑一家六口人选择睡在露台上,将唯一的房子让给了陌生的女孩们,这种无言的温柔和保护,让阳萍砚内心感动不已。“第一年秋天,我记得是十五,月亮特别特别亮,我从那屋里出来上厕所,看到他们一家人安安静静地躺在我门口睡觉,盖着自己手工编织的氆氇。这个情景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阳萍砚回忆说。那个秋天明亮的月光,一直照进了阳萍砚的心里。阿旺格桑一家人的温暖和善良,让阳萍砚觉得,支边的日子虽苦,但心里却是甜的。那时酥油很珍贵。每个月发工资,阳萍砚和同伴都会把自己领到的半斤酥油交给阿旺格桑一家。但他们舍不得吃,最后还是会将酥油和上糌粑或者打成酥油茶,让阳萍砚她--们出去干活时补充体力。“只要我们出去干活儿,阿旺格桑的妈妈就给我们的糌粑里放几块酥油,还打好茶让我们带着路上吃,这些是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东西。”阳萍砚说,“我们干活儿回来之后,他们打的酥油茶先给我们喝,自己就喝清茶。”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在阳萍砚心里,阿旺格桑一家就是她的亲人。
1980年,阳萍砚被调到林周农场场部工作,离开了阿旺格桑一家。4年后,她结束了知青生涯回到北京。曾给予她温暖与关爱的阿旺格桑一家,成为始终萦绕在她心头的思念与牵挂。阳萍砚说:“当年为了照顾我们,阿旺格桑用家里仅有的一点酥油换来一些白面给我们做突巴吃,还去山上挖来小葱和野菜。那一锅突巴我吃了三碗,至今难忘。” 
1999年,阳萍砚再度踏上西藏的土地,回到了让她魂牵梦绕的地方。亲人间的心总是相通的,当阳萍砚在北京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他们也在思念着阳萍砚。当年离开阿旺格桑家时,阳萍砚她们留下了一个装着半罐白糖的罐头瓶。阿旺格桑的妻子多吉旺姆,悄悄把它收了起来。在那个没有照片、无法电话联系的年代,每当想念女孩们时,多吉旺姆就把罐头瓶拿出来看一看。这个瓶子,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家中。多吉旺姆说:“这个瓶子是当年两个汉族女孩在我家借宿的时候留下的,她们回去的时候我把它当作纪念收了起来,我特别想她们,我一直惦记着她们。”
1999年相见之后,阳萍砚与多吉旺姆的儿子巴桑互换了联系方式,并且一直保持联络。父亲阿旺格桑去世后,关心关爱汉族亲人的责任落到了儿子巴桑的肩头。每年,巴桑都会给阳萍砚寄去亲自制作的糌粑、奶渣,希望这些西藏味道,能够缓解阳萍砚的思念之苦。“我们的关系和感情持续到现在已经有四代人了,当初是我外婆、我父母,现在是我。我的小孩和孙女,也跟阳萍砚的关系非常好。今后,我们的关系会通过下一代继续传递下去,虽然我们是两个民族,但是亲如一家人。”巴桑说。
虽然阳萍砚离开西藏已经有37年了,但阿旺格桑一家人给予她的温暖历历在目。“几十年过去了,与巴桑一家的联系始终没断,他们一家人的恩情我始终不能忘记,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深厚。他们一家待人善良真诚质朴的情感,影响我一生。几十年来与巴桑一家形成的这种感情,不是普通的友情,那是一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比家人朋友更珍贵的亲情。”阳萍砚感慨地说。

责任编辑:李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